来华留学生“兔年说心愿”:成为说汉语的老挝铁路人******
中新网兰州1月31日电 (记者 丁思)今年是21岁的兰州交通大学老挝籍留学生PICKDA SOUKHASEUM(中文名:宋莲)在中国度过的第四个春节。谈及兔年心愿,就读于该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她近日接受中新社、中新网记者专访说:“希望能够将所学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,毕业后能够在老中铁路物流公司就业,成为说汉语的老挝铁路人。”
2022年12月,中老铁路通车运营一周年。一年来,累计发送旅客850万人次,累计运输货物超千万吨,跨境货物超190万吨,国际货运总值突破百亿元人民币。
兰州交通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唯一的铁路高校,地处丝绸之路甘肃黄金段,立足区域培养大交通建设急需的国际化人才。该校也持续为中老铁路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,许多该校培养的老挝籍留学生正在为中老铁路贡献力量。
宋莲2019年“慕名而来”甘肃省会兰州。“中国的高铁建设、交通发展很快速,来中国前就听说要建设中老铁路,这样会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工作机会。”她说,现在的留学生来中国,不仅要学习汉语,更要学习技术。
在学校今年组织的春节联欢会上,宋莲用流利的汉语和老师交谈,还会熟练用毛笔书写春联、福字。
“我对中文很感兴趣,课后多和中国学生聊天,汉语也就慢慢好起来了。”她说,中国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,城市交通建设、电子商务等有很多变化,希望能将在中国所学的知识带回国,促进多领域交流合作。
截至目前,兰州交通大学已累计培养来自67个国家1738名国际人才,其中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历生1200余人。留学生校友分布在五大洲60余个国家,从事中文教育、中外贸易等工作,还有的在政府机关工作任职。
“轨道交通、交通运输、土木工程等专业,受到来华留学生欢迎。”兰州交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李欣介绍说,该校老挝籍校友达70余人,在中老铁路线上工作的校友有30余人,他们深入铁路一线建设、从事车站运营与管理,还有为中老铁路输送人才的铁路园丁,他们为中老铁路建设和服务倾情奉献,成为彼此交流合作的桥梁。(完)
书写赶考路上的“为民答卷”****** 悠悠万事,民生为大。新征程上,党员干部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置顶在心,与群众风雨同舟、心心相映、携手赶考,将铮铮誓言转化为实际行动,将热爱之情融入为民事业,以“我将无我”的情怀不懈拼搏,执笔书写“为民答卷”,在赶考之路上为民生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。 与群众风雨同舟,“凝心聚力”向前行。实践证明,扎根群众、依靠人民,才能汇聚起无往不胜之力。赶考之路上,党员干部要团结带领人民群众携手共进,将群众的力量凝聚起来,深深扎根人民、紧紧依靠人民,以党群一心、共同奋战去战胜艰难险阻,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就。心在一起就是无往不胜的力量,行动“同频共振”就是一往无前之势能。情感上“心心相映”,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同乐同忧、感同身受;方向上“你我共进”,党员干部要和群众同向同心、奋进同行,团结成一块无坚不摧的“钢铁”,一同面对赶考路上的风浪,以无惧难、不怕险的昂扬精气神克难制胜。 与群众心心相映,“枝叶关情”常相伴。党员干部要躬身向下、鞋沾泥土,涵养“一枝一叶总关情”的奉献情怀,把人民群众的点滴小事置顶在心,以真抓实干的作风细致妥帖地办好群众事。党员干部要有行动上的自觉,什么事都争先干,什么困难都抢先上,在工作中未有一刻懈怠,坚决扛起岗位职责,以“我必行之”的状态回应民之所需、民之所盼。党员干部在为民工作上要用心用情,不断提升为民服务的能力本领,在深入调研中了解民情民意,把对事业的热爱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,在和群众打成一片中拉近和群众之间的距离,在为群众排忧解难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。 与群众携手赶考,“笃行不怠”在路上。党员干部要以“笃行不怠”的姿态接续为民奋斗,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,和群众心往一处想,劲往一处使,携手共赴美好未来,踏平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、大风大浪,以“越是艰险越向前”的韧劲克难制胜,把敬业奉献的态度写在工作岗位上,将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”的根本宗旨融入到实际行动中,以“接地气”的工作方法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点赞,与群众常坐板凳话家常,与群众同坐炕头谈心事,当好传递温暖、雪中送炭的朋友,让人民群众感受到诚恳与关切,强化“时时放不下”的责任感,提升为民服务成效。(杨佳佳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![]() 乐发彩票地图 |